凌不疑当日归朝,虽领了圣旨封赏,但到底是没有进宫面见帝君谢恩,这样的错处把柄,若不是他自己一身军功护着,恐怕士大夫能直接骂上朝廷。

    抓了董仓管,又去了程家,最后天色大晚,凌不疑这才进宫,只是,圣上虽宽厚仁德,凌不疑到底是沾上了不敬帝君的污名。

    这样的事情其实不在少数,凌不疑本知道何为功高盖主,因此每次大胜归来之后,或多或少的都要自污一下来压一压自己的军功。

    带着亲卫出了宫廷御门,廊道上高墙威严,两侧近卫军士严目而立,他凌不疑确实统帅三军又兼领廷尉府,但是禁卫军可直属帝君,外人是插不上手的。工具人:"(亲卫兄)少主公,圣上…...没怪罪你没进宫就直接去办案吧?"

    工具人:"(亲卫弟)啧~就你多想,圣上怎会怪罪?咱们少主公是圣上义子,圣上怎能忍心呢?"

    义子~~在古代义子如同亲子,甚至有些时候,义子的身份比亲族还要高上许多。这不是乱说的,是由依据的。

    《大典》上就直接说过义子义女的规矩,最具有代表性的,就是明太祖朱元璋,那是把亲侄子都认做义子的,可见义确实高过亲多以。

    亲卫弟弟虽然心大,能说出这样的话,也是依仗着这一点。

    胖亲卫一脸憨厚的笑着问凌不疑。

    工具人:"(亲卫弟)少主公!圣上没赐下个手谕令牌什么的?让咱们想查谁查谁,想抄家就抄家!大杀四方!"”噤声!!!!!”

    宫廷廊道的威严不仅仅是因为皇权高于一切,还有极其严格的规定,像刚才胖亲卫那样,在廊道上大声说话的行为,一次是禁卫军警告“噤声”,若再犯那就可以直接噶杀!

    胖亲卫被吓的一机灵,这才鹌鹑似的闭上了嘴巴。但是吧~他这心里就是好奇啊~还是小声的问着凌不疑。

    工具人:"(亲卫弟)那到底给了没有啊~?"

    边上另一个亲卫没眼看的斥责着他。

    工具人:"(亲卫兄)你当咱们还再战场上呢?就知道打打杀杀,朝廷上多少人盯着咱们少主公呢!你心里没点数么?"

    胖亲卫不以为然,撇着嘴回了一句。

    工具人:"(亲卫兄)盯着就盯着呗~又不是一次两次了,谁在乎他们那些啰啰嗦嗦的。"

    凌不疑不仅没阻止亲卫的话,反而回答了出来。

    凌不疑(爱人):"昨日凯旋归来,圣上说功可抵过,但关于这军械案,圣上的旨意是…...再缓缓~"

    亲卫沉思,这军械案是少主公心病,怕是少主公不会罢手,但是圣上已经有了旨意,这要再追查下去,恐怕就是抗旨了啊。

    工具人:"(亲卫兄)那…...咱们就不再继续追查了?"

    凌不疑面露讥讽,冷哼了一声。

    凌不疑(爱人):"哼!我何时说不查了?偷换军械乃我心中多年芒刺,缓不了~~!!!"

    身侧两位亲卫都停下脚步对视。